蚊子蚊子,在哪里
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仅仅是局限于班级里,户外的教学也别有一翻趣味。2021年5月12日下午,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内开展了一场寻找蚊子的行动。前期大二班的小朋友们针对近期身上经常被蚊子咬出的大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讨论后,孩子们决定找出蚊子喜欢的地方。
首先是班级,一提到班级哪里有蚊子,魏安澜最先跑到卫生间,她说:“卫生间有,我上次就在卫生间打到了一只蚊子”。接着顾徐然又带着大家走向午睡房里侧,说:“床上面下面都有,我经常睡着被咬到大包”。

找完班级大二班的孩子们不满足又顺着走廊继续向下寻找。经过走廊拐角处,单亦馨惊呼“管子里跑出了一个蚊子”,听见单亦馨的话其他小朋友也赶紧探过头去看。这时张轶阳突然说:“我知道了,黑黑的脏脏的地方蚊子都喜欢,我们去这些地方就能找到了!”接下来小朋友顺着这条线索找到了轮胎里、积木筐里、草丛里、下水道里……


此次找蚊子的行动结束了,但大二班关于蚊子的话题讨论还在继续。从小朋友的日常话题中产生的课程,他们的兴趣度也更加浓厚,像这样课程不断创生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孩子的参与,话题一定来源于孩子,教师基于儿童问题去支持推动,能提升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深度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反思、沟通、合作、情感和态度等学习品质才能发展,课程才有其真正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而课程的研究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及时地把握教育契机,借助于一个蚊子叮的包,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观察、讨论、交流、探索、创作,在线蚊子的游戏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奥秘与美妙。 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方式,发现问题,探究原因,解决问题。一个蚊子叮的包带给了大二班孩子们的创意灵感,也带给了老师满满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