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来做客
11月6日星期三下午,中二班小朋友迎来了合肥工业大学的助教哥哥姐姐,看到穿着志愿者服装的哥哥姐姐来到班级,小朋友们都是既兴奋又好奇,热情的和哥哥姐姐打招呼。
助教哥哥首先通过谈话讨论打开了今天科学小实验的主题。“为什么树叶扔水里会飘起来,石头会沉下去呢?”助教老师今天带小朋友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词-----密度。原来水、石头、树叶都有自己的密度,树叶的密度低于水,所以会漂起来,石头的密度高于水,所以会沉下去。密度可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呀!
紧接着,助教老师开始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关于水气球在水里浮沉的实验。我们看到气球放在凉水里,它是漂着的,但是放到热水里,小朋友们发现,它却是沉下去的,这是为什么呢?助教老师告诉小朋友们,这也是因为密度在作怪。虽然热水密度比气球大,但是助教老师有办法让热水里的气球漂起来哦,只见助教老师拿出了我们常见的食用盐,倒了一点到杯子里,接着又晃晃杯子,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刚刚还沉在热水里的气球慢慢的漂了起来,小朋友们都兴奋地鼓起掌来。
看完助教老师的实验,小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亲自动手操作了。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他们看着自己的气球漂上来、沉下去,可真是有趣。当然,也有小朋友实验失败感到失望的,不过哥哥姐姐告诉他“没关系,实验本来就是有成功有失败的呀,不停地坚持尝试,你就会成功哦”,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在哥哥姐姐把气球送给他们之后,小朋友们都说“我回家还要玩这个实验”。
今天的实验小课堂就结束啦,中二班的小朋友都意犹未尽的和哥哥姐姐们说再见啦!我们大家对科学的初步了解,想到更多的是“科学家”、“科学知识”,给人的感觉是复杂的。那么,孩子这么小,学得懂吗?进行科学实验对他们有什么帮助?其实,科学的定义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因为中国是应试教育体系,而我们大多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所以,从各位家长念书的年龄开始,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更多的是“科学知识”,这也是受我们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但是除了知识原理,更重要的其实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这些都是探索科学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孩子在学习中所能培养和建立的能力素质。



